全站搜索

核酸提取都有哪些步骤

核酸提取是从细胞或组织样本中分离纯化核酸(DNA 或 RNA)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样本准备

  • 选择合适的样本:根据检测目的选取合适的生物样本,如血液、组织、细胞、唾液等。
  • 保存与运输:采集后的样本若不能立即进行核酸提取,需根据样本类型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使用抗凝剂保存血液样本,将组织样本保存在液氮或特定的保存液中,以防止核酸降解。运输过程中也需维持样本的稳定性,确保核酸的完整性。

细胞裂解

  • 机械法:通过研磨、匀浆等方式直接破坏细胞结构,使核酸释放出来。例如,对于植物组织或坚韧的动物组织,可使用研钵和杵在液氮中研磨,或使用匀浆器进行匀浆处理。
  • 化学法:利用去污剂、蛋白酶等化学试剂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核酸释放到溶液中。常用的去污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它们可以溶解细胞膜中的脂质,破坏细胞结构。蛋白酶 K 则可降解蛋白质,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
  • 酶法:使用特定的酶来裂解细胞。例如,溶菌酶可用于裂解细菌细胞壁,释放细菌内的核酸。

核酸分离与纯化

  • 去除蛋白质:加入酚 – 氯仿等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并与核酸分离。离心后,溶液会分层,上层为含有核酸的水相,下层为有机相,中间是变性的蛋白质层。吸取上层水相,即可获得初步去除蛋白质的核酸溶液。也可使用专门的蛋白沉淀试剂,使蛋白质沉淀后离心去除。
  • 沉淀核酸:在含有核酸的水相中加入乙醇、异丙醇等沉淀剂,使核酸沉淀析出。核酸在这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会形成白色絮状沉淀。离心后,核酸沉淀会聚集在离心管底部,倒掉上清液,即可得到核酸沉淀。
  • 去除杂质:使用核酸纯化柱、磁珠等工具进一步纯化核酸。核酸纯化柱利用硅胶膜或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特异性地吸附核酸,而让其他杂质通过柱子,然后通过洗脱液将核酸从柱子上洗脱下来,得到高纯度的核酸。磁珠表面修饰有能特异性结合核酸的基团,在磁场作用下,磁珠与核酸结合后可与其他杂质分离,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化的核酸。

核酸定量与定性分析

  •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来计算核酸的浓度。荧光定量法利用荧光染料与核酸结合后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来定量核酸,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定性分析: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核酸根据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在紫外灯下观察核酸条带的位置和亮度,判断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若核酸条带清晰、无拖尾,说明核酸质量较好;若出现多条杂带或拖尾现象,则可能存在核酸降解或杂质污染。

不同类型的样本和核酸提取方法可能会在具体步骤上有所差异,但总体思路是相似的。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试剂,以获得高质量的核酸样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Pfu酶与Taq酶的比较:特性、应用及选择指南

    45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聚合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核心工具。不同的DNA聚合酶具有独特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实验需求。其中,Pfu酶和Taq酶是最常用的两种DNA聚合酶,它们在保真性、扩增效率、产物末端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比较这两种酶的来源、...

    查看全文
  • 分子诊断都包含什么

    79

    分子诊断作为精准医疗的关键支撑,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生物样本中的核酸、蛋白质等进行检测。核酸诊断涵盖 DNA 测序、分型、甲基化检测及 RNA 表达分析等;蛋白质诊断包含 ELISA、免疫印迹法等免疫检测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查看全文
  • 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及步骤:从变性到延伸,一文看懂 PCR

    18

    本文全面解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原理与标准化操作流程,包含PCR反应体系配置、温度循环参数设置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详细讲解变性、退火、延伸三阶段原理,提供25μL标准反应体系配方,并分享华晨阳高保真PCR酶的优化方案(错误率低至2×10⁻⁶ bp/循环)。适用于基因检...

    查看全文
  • 什么是基因检测

    85

    基因检测是通过分析个体 DNA 序列,获取基因信息的前沿技术。从基因序列、表达及功能检测出发,借助 PCR、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手段,深度解析遗传密码。其应用广泛,涵盖疾病诊断与风险预测、个性化用药、生物进化研究及法医鉴定等领域,为医学、科研及社会发展...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0

    loading...